歡迎加入LINE官方帳號,訊息回覆快速並能獲得更多資訊!!!

林之助作品修復及裝裱


林之助(1917年2月2日-2008年2月13日),被稱為「台灣膠彩畫之父」。

早年在日本及台灣參加展覽,多以人物畫為主;壯年以後轉以花鳥畫和風景畫為大宗,
畫風也曾與「日本畫的西畫法」同步發展,廣納二十世紀西方大師的創作理念及技法,
為膠彩畫另闢蹊徑。之後,風格逐漸回歸寫實, 晚年作品創作量雖日漸趨緩,卻更趨穩健。
繪畫之外,也能在美術教科書封面上看見林之助圖案設計的作品。

1954年林之助與好友共創「中部美術協會」,持續其膠彩風格的縱深探討和發揚。
在日本與台灣斷交之後,林之助積極協調,1977年「膠彩畫」一詞亦由其提出定名,
1981年更組織了「台灣省膠彩協會」並擔任理事長一職。
1946年應省立台中師範學校(現國立台中教育大學)邀請前往擔任美術教席至1979年,
如曾得標、施華堂、黃登堂等出於其門下。1985年受聘為東海大學美術系兼任教授指導膠彩畫,
首開國內學院膠彩畫教育的先河,後來逐漸影響到其他美術院系,這股影響力延續至今。
(內文參考自維基百科)

▲林之助作品修復 前/後


▲林之助作品修復 前/後



儘管藝術品修復並不會將藝術品回到他如剛創作般的狀態,
但透過修復以及適當的裝裱保護,能有效地改善已損壞或疏忽照顧的藝術品,
並且避免作品狀態繼續惡化。